C919大飛機一飛沖天、復興號高速列車在大地奔馳、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精彩亮相……一批批重大技術裝備問世,標志著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華為、中車、海爾……一批來自中國的領軍制造企業活躍在當今的國際舞臺,象征著工業整體實力的今非昔比。
工業是民族之本,強國之本,信息是推動時代進步的強大引擎..新中國70年前成立以來,中國工業已經通過工業化的進程中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通信業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基本支持力量不斷增強走了,挺起中國經濟的脊梁。9月20日,國新辦就新中國成立70周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
工業成就“第一制造大國”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工業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用幾個關鍵詞總結了70年工業發展的成就。
苗圩介紹,我國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120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約971倍,年均增長11%。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超過美國成為制造業第一大國。2018年,我國的制造業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額達到了28%以上,成為驅動全球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
苗圩表示,中國高度重視工業體系的建設,從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就把有限的資源重點投向了工業部門,為此后的工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7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在聯合國工業分類中全部列入工業分類的國家。 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22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居世界首位。
據介紹,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的強度由2004年的0.56%提高到去年的1.06%,規模以上工業有效發明專利數達到了93.4萬件,比2004年增長了29.8倍。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軌道交通設備,通信設備等行業已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快,智能制造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今年6月,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69.3%;關鍵工序的數控化率達到49.5%。2018年,數字經濟的規模達到了31.3萬億元,居全球第二位。
服務人民群眾生活,解決覆蓋少、網速慢、資費貴三大難題。
針對覆蓋少的難題,70年來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網絡?!泵幺渍f,我國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5,但4G基站數量占到全球4G基站數量的一半以上,平均每個人享受的信息基礎設施水平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是針對網速慢的問題,積極推進寬帶中國建設和網絡提速降費。網速方面,2014年以來,中國固定和移動寬帶平均下載速率提升近7倍。目前中國光纖進戶的比例達91%,100兆以上用戶數占比達79.4%,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為了您的關稅問題,取消該用戶的手機國內長途電話費,漫游通話,漫游費流量。與五年前相比,固定電話和移動互聯網流量下降了90%以上。
——支撐經濟社會發展,通信基礎設施快速提升。
目前中國在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與世界同步發展甚至有局部領先的態勢同時,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誕生了像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等世界級的企業,催生了電子商務共享經濟等新業態,自動駕駛、智能家電、VR/AR、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領域的應用等
中小企業活力充沛
許多人不知道,在C919大飛機一飛沖天的背后,有著一條包括上海、陜西、四川、遼寧等20多個省市、200多家企業近20萬人參與的民機產業鏈,一批有實力的民營企業也進入了大型客機的研制體系。中國工業綜合實力的崛起,同樣離不開數以萬計的民營、中小企業。
截止到2018年底,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已經超過了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天有19400家新企業注冊,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業。70年來,我國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在增加就業、穩定增長、促進創新方面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作為國民經濟生力軍的作用也日益凸顯?!泵幺渍f。
如今,我們的重心主要放在中小企業的發展困難上,幫助中小企業清理欠款,促進中小企業的融進難問題,提供一些工業企業的競爭力,掌握核心技術是我們需要關注的事情,以上由杭州三科變頻器廠家轉載整理。